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6月28日,审计署网站发布《国务院关于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在重点专项资金审计情况中,第一次透露了备受关注的14万亿全国首次土地出让金审计情况。
        根据审计结果,过去6年中,设计29各省份的土地出让收入少征3664.23亿元,通过收入空转等方式虚增1467.78亿元;支出中违规用于弥补行政经费、对外出借、修建楼堂馆所等7807.46亿元;征地拆迁中,一些地方和单位少支付补偿17.41亿元,编造虚假资料等套取或骗取补偿10.57亿元。此外,一些地方土地出让收支核算不够规范,有8358.75亿元滞留在财政专户或直接坐支;有的地方为支持经济发展,减免或返还土地出让收入7218.11亿元。
        由这些信息,不难看出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涉及资金规模庞大;二是范围广,29个省份,基本涵盖了国内绝大部分地区;三是从少征到空转、违规支付、套取或骗取补偿等等行径看,违规手法多样,情况非常严重,这实际上意味着14万亿的土地出让金已经成了一块可以肆意宰割的唐僧肉。
        类似情况比较突出的还有彩票资金,根据6月25日国家审计署公布的“2015年第4号公告彩票资金审计结果”,审计署共抽查2012年至2014年18省彩票资金共658.15亿元,查出虚报套取、挤占挪用、违规采购、违规构建楼堂馆所和发放津贴补助等违规金额169.32亿元,即超1/4被审计资金存在问题。
        而仔细阅读审计长刘家义的报告,我们会发现,此次审计直面问题,力度空前。这表明我们在财政治理能力方面的进步,而且这种进步一直处于持续的过程当中,但是,几乎或多或少在各个领域都有存在的前述问题,也表明,各地政府在财政治理能力方面,还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亟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审计署报告指出了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发生的一般性规律:一是多发生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相对集中的领域。二是多与公职人员滥用权力、内外勾结有关。三是一些单位和个别官员利用各种“软权力”牟利。主要是通过掌控国有资源储量、建设发展规划、证券市场交易等未披露信息,以及设定相关交易准入标准等不当获利;四是以社会公益事业、落实政策等为招牌暗箱操作,骗取或侵占国有资金。
        归纳起来,上面总结的都是腐败性内容,即为了攫取个人利益或者部门利益而滥用权力。其表现,就是就是破坏财政纪律,或是钻制度的空子。顺着这一思路,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国家振兴与否、其中的一个关键,在于能否通过改进政府理财方式来改善国家治理的制度架构,通过建设刚性的财政纪律,最大限度的杜绝公职人员的贪腐意愿和行动。
        这实际上也就暗合了6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进行集体学习时,所强调的:我们党长期执政,既具有巨大政治优势,也面临严峻挑战,必须依靠党的各级组织和人民的力量,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管理、监督。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要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把法规制度建设贯穿到反腐倡廉各个领域、落实到制约和监督权力各个方面,发挥法规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话题:



0

推荐

柳五

柳五

25篇文章 2年前更新

非著名媒体人,现居长春,供职于吉林日报。以新闻、评论为主业,教书、阅读为副业。倾心于热点问题的社会学理解和评析,希望与这个世界温和的对话,不偏激,不盲从。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