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小康,一直是几千年来普通中国人的梦想。
   小康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第一次出现,是在《诗经》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礼记·礼运》中也提出了“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模式。《辞海》中对“小康的解释是,“家庭生活相对宽裕,可以不为保暖所困,能够安然度日。”
   “小康”一词自产生之时起,直至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蕴涵着的是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生活的追求和对幸福安康生活的向往。
   今天,我们所理解的所谓小康之家,指的是满足温饱后,日子比较好过的状态。首次借用“小康”这一概念,表示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此后,建设小康社会,成了党和国家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从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及其实践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这一过程实际上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致力于经济社会发展并取得重大建设成果的过程基本同步。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以深圳由一个小鱼村发展至中国现代制造业的中心为背景,中国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以制造业为基础的中小城市群迅速崛起,大城市快速扩张,并扩大至全国各地,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除了年轻人因为读书升学进入并留在城市,以及城市扩张中将一些土地上的农民直接变成城市人口,还有很多农民以打工方式进入城市,逐渐安身置业创业,完成了由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变。这一变迁过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以及十四亿人口中展开,波澜壮阔,气势恢宏。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传统农业社会的历史背景,以及现代化过程中,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现实环境,乡村意象呈现出一种由真实而逐渐模糊的趋向,传统乡土社会在现代商业社会的挤压和侵蚀下不断收缩,并被纳入到城市经济的大循环过程中,沦为城市的附属性的存在。传统农业、农村的生活图景也被置于一种作为城市的对立面,起到纾解现代城市紧张而快节奏的生活的功能和作用,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对很多正处于大学学习阶段的00后的学子们而言,农村及其生活图景变得越来越抽象。即使是来自农村、户籍还在农村的孩子,由于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父辈们的努力,很多学生家庭生活条件在早已经超越温饱阶段,提前实现小康。这是因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其中蕴含的致富机会远远超过农村,从早期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后来私企和小工厂的遍地开花,农村人口以打工和创业的方式不断涌入城市,寻找自己发家致富梦的同时,带动农村与城市越来越紧密的联系,一方面扩大致富成果,持续改善生活条件,一方面希望享受到城市进步与发展的成果,尤其是为孩子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所以,当代很多大学生的小学和初中阶段,已经不是分散于村屯,显得落魄的中小学,而是合并在中心镇,规模上扩大,设施上更先进更现代化的中小学。这样的学校氛围,更接近于城市而不是农村。
    因为年龄幼小,加上正处于读书的年龄,很多孩子们已经不太接触辛苦的乡村劳作。他们对乡村生活缺少直观的感受和体验,他们对乡村的艰苦生活的描述,更主要的是来自于父辈的回忆性叙述,加上一些自己的想象。对于他们的父辈而言,小康生活实现的过程,和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有更多的致富选择,以及生活质量的实质性提升,是同一过程。这时候,年轻时的辛苦和劳累,会在今天家兴业旺的成就衬托下,以一种人生阅历的形式,展现出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首先是对乡村生活的诗意化。奋斗过的青春经过岁月的沉淀,会自动滤去复杂的环节和令人不愉悦的细节,留下的是铭刻于心灵深处、无法磨灭的心灵体验,这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构建情感世界的独特根基,是形成初心、梦想发芽,照亮人生前行之路的起点,极具乡愁色彩。它以回忆的方式作与今天的生活重叠,彼此关照,相互作用。初心越纯粹,回忆越纯净,对乡村生活图景的描绘就越具有诗意感,奋斗的过程就会变得越美好,进而,对小康生活的实现也就超越了满足温饱的底线,成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加之历史上的农业中国,贫困几乎是一种普遍状态。即使是以相对富足、不愁温饱为底线的小康生活,也是求之不易,对于00后的父辈们来说,今日小康生活的实现,就是他们年轻时的付出和努力的结果,而对贫穷与困难的体验有多深,对小康式的富足感受就有多强烈,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自然会强化乡村图景对于是现今日小康生活的重要意义,而且会作为一种取之不竭的历史性资源,助力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

话题:



0

推荐

柳五

柳五

25篇文章 2年前更新

非著名媒体人,现居长春,供职于吉林日报。以新闻、评论为主业,教书、阅读为副业。倾心于热点问题的社会学理解和评析,希望与这个世界温和的对话,不偏激,不盲从。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