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智慧博大精深。如我这样的浅薄之辈,是不敢有所唐突的。所以每每有善男信女将免费的经书送给我时,虽然看的不多,但总要归拢起来保存,不致散佚。有时也读一点,发现对于置身于滚滚红尘当中的芸芸众生,难免深受嗔痴怨怒的纷扰,佛家智慧对于化解种种烦恼和修心养性有大作用大功德。所以,无论闲翻经书,还是偶入寺院,都还怀有一种庄重敬慕之心。
对寺院的印象,是从当年的电影《少林寺》建立起来的,对僧人的深入观感,则来自于金庸的武侠小说。在这些作品里,寺宇禅院皆为化外之地,而且都是以化外之地深深地涉入尘寰,后来读到弘一法师要以佛家思想来应对中国千年变局的大理想,及到大德赵朴初倡行人间佛教,才宛然发现,无论俗世凡尘对于佛教,还是佛教对于世俗生活,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介入的脚步。信仰与日常生活的纠缠,从来是只有开始,没有结束。而且发现,这种纠缠越深、越复杂,社会的大环境越有问题,要么是乱世,要么是社会矛盾突出、社会问题迭发的时候。
这其中的是是非非,很难用只言片语说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人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需要各种宗教,证明就是各种宗教场所都香火旺盛,信众也越来越多,并因此导致一些假和尚假道士四处敛财,如红极一时的李一道长。至于骗吃骗喝的,都是小意思。有人甚至半玩笑半严肃地说,在北京,仅一个朝阳区,就活跃着3000多各种仁波切,一个王林大师的倒掉,对于这3000多的仁波切来说,是一个极度利好的机会,因为说不定哪位急需心灵鸡汤的非富即贵者会投入某一位仁波切的门下。
无论是王林还是被举报的释永信,乃至各种仁波切,能量都极大。将包括官、商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各色人等集于麾下,或师徒而论,或称兄道弟,整合之后,大家相互借助,甚至形成某种利益上的联盟,基本上是处于通吃的状态。此次释永信是被实名举报,举报者摆出了死磕的姿态,经媒体纰漏,我们才知道释永信实际上一直备受各种争议和质疑,质疑什么?又举报什么?有没有审查,谁审查的?审查的结果又是什么?人们都不得而知。如果当初这些内容都一直就处于公开的状态,会不会有今天的局面?不好说……
还有释永信所代表的少林寺的身份问题,少林寺是谁的少林寺?是出家人及佛教信徒的少林寺,还是地方政府的少林寺。利用宗教山门搞旅游开发是各地的普遍做法,这种发信仰财的办法搞得化外清净之地成了红尘气息最重的地方,结果弄得很多出家人要在不同角色间转换,僧人不僧人,商人不商人,官员不官员,如有人甚至把一些寺庙的主持等同于商业公司的经理,认为释永信就是少林寺的CEO,释永信还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这算是官方身份。一年前传出浙江一处佛教圣地用招工挣工资的方式招和尚,上班时穿上僧衣就是和尚,下班后脱去僧衣就成了市井俗人,混淆了信徒信众与普通人的界限,那么真正佛教徒的精神引领和指归作用又体现于何处?如果方外之地与市井没有任何区别,出家的意义何在?
实际上从信仰的角度,人们之所以相信出家人,就在于他们基于信仰基础上的超脱,如果他们自己都超脱不了甚至不能保持与世俗生活一定的距离,那么他们的可信度何在?如果经书上的指示与职业僧侣的日常行为很不一致,那么这种信仰行为一定是需要反思的,
网上一直流传一组大佛寺女尼苦修的图片,引发很多人点赞,认为体现了信仰和慈悲的真谛。我估计这也是一种极为个别的情况,是否有普遍意义,超出我的评价能力,但是网友们普遍的点赞表明一种对于恪守信仰的尊敬。还有帖子把一生致力于救助穷人的特雷莎修女与释永信作了对比,两种修行体系,是否有可比性不好说,但是从基本观感而言,特雷莎修女毫无疑问会获得更多的尊敬,并为其信仰增色。一位学者就说过,信仰越是纯粹,向心力越强,就越是能够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就越能够获得心灵上的慰藉。这一点,弘一大师可谓典范。
相反,往信仰中掺入了更多的水分,尤其是作为一种功利性的选择,实际上也就表明背离信仰越来越远。所以有一个故事讲:魔王斗不过佛,就对佛说,有一天我会让我的弟子穿上袈裟,混到你的队伍里,以你的名义毁了佛法。于是佛哭了。据说这就是末法时代的景象。我不知道这个说法的出处及是否确有其源,但估计很多人会有心有戚戚焉的感受,做一个对信仰有坚守的真人并不容易。
0
推荐